江苏都市网 资讯中心生活频道汽车频道房产频道旅游频道
首页 > 资讯中心 > 国内资讯 正文

「钱塘潮起处 乐韵归乡时」水蓝&钱舟与杭爱共谱尼尔森礼赞

2025-04-20 09:13

昨晚,杭州大剧院歌剧院内上演了一场名为《杭州骄傲》的纪念尼尔森诞辰160周年音乐会。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水蓝执棒,携手小提琴家钱舟、女高音李晶晶、男中音赵朗旭,与杭州爱乐乐团共同呈现了丹麦作曲家卡尔·尼尔森的小提琴协奏曲(Op.33)和第三交响曲(Op.23)。

音乐会以小提琴协奏曲拉开序幕,这部作品极具晚期浪漫主义风格,但其节奏的张力、和声及调性的变化莫测又初具现代主义音乐的影子。这首作品曾于1912年与尼尔森第三交响曲共同首演。

本场音乐会的小提琴独奏钱舟曾被誉为“名扬四海的小提琴奇才”,《纽约时报》曾报道:“她的音乐能满足任何的要求,从纤细到迷惑……”钱舟曾与杭爱多次合作,彼此之间配合默契。同时,她与指挥水蓝一样,身为杭州人,他们以流淌着钱塘江水韵的音乐血脉,将尼尔森跨越世纪的北欧旋律织入江南的文化肌理。钱舟的弓弦间跃动着西湖烟雨浸润的细腻,水蓝挥棒时传递着运河桨声沉淀的厚重,两位杭城骄子用母语般的音乐诠释,让丹麦大师的经典在故土焕发新生。

小提琴 钱舟

当晚,她以精准的节奏控制力捕捉到尼尔森对现代音乐的前瞻性探索,也保留了晚期浪漫主义的抒情特质。音乐最后以突然的强奏戛然而止,摒弃传统辉煌结尾,没有传统协奏曲的凯旋,只有北国荒原上永恒的追问。

中场休息后,音乐会迎来重磅作品——尼尔森的第三交响曲。该作品混合了纯朴、精致、激烈、优雅等矛盾又统一的风格,体现了尼尔森对北欧自然景观的抽象表达,可以说是他前所未有的创作。

作为享誉国际的指挥家,水蓝以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杭州骄傲。2019年,水蓝曾与杭爱共同演绎尼尔森第四交响曲《不灭》,此次带来的尼尔森第三交响曲,从第四交响曲的坚毅抗争到第三交响曲的辽阔哲思,水蓝以两场跨越时空的尼尔森交响叙事,在杭城舞台勾勒出丹麦作曲家的精神光谱。

指挥 水蓝

行至第二乐章,弦乐颤音化作草原上的微风低语,女高音李晶晶以水晶般通透的音色勾勒候鸟清啼,男中音赵朗旭浑厚声线与木管暖调交织,恰似人性根系深扎大地的隐喻。

女高音 李晶晶、男中音赵朗旭

在木管模拟的鸟鸣动机牵引下,乐手们默契协奏,具象化“候鸟归来”的诗意图景——这一乐章以其深邃哲思,已然成为20世纪交响语境中“人性光辉”的不朽注脚。

从困境到觉醒,最后再超越。《第三交响曲》不仅是尼尔森个人创作的里程碑,更是20世纪早期交响曲创新的重要篇章。这场跨越百年时空的对话,终以江南烟雨浸润的北欧旋律画下句读,丹麦大师尼尔森的音符在钱塘潮畔完成了新生。

乐队首席 袁泉

杭州爱乐乐团是国内名列前茅的一流交响乐团。乐团曾参与完成G20峰会文艺晚会演出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。在普及城市交响乐之外,乐团还深化国际交流合作,演出足迹遍布三大洲19个国家,让“中国故事,杭州声音”传向世界。